喜歡瀏覽財經新聞的朋友對創業板這個詞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頭條經常會出現很多關于創業板的新聞,但相信很多朋友對創業板的理解還是云里霧里。
究竟什么是創業板呢?
大家都知道,服裝市場分很多部分,有賣男裝的,有賣女裝的,還有賣童裝的。股票市場也是如此,雖然市場內交易的都是股票,但根據這些股票的性質,我們可以大致將股票市場分為兩類,即主板市場和二板市場。主板市場是股票交易的主要場所,而二板市場是作為主板市場的一個補充。二板市場還有一個別名,就是很多人熟知的“創業板”。所以,歸根結底,創業板屬于證券交易市場的一種,在創業板市場內進行的就是普通的股票交易。但是,我們之所以給它起這么一個名字,是另有原因的。
為什么叫它創業板呢?
這跟創業板內進行融資的企業的特點有很大關系。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短、規模比較小,業績也不突出。換句話說,這些企業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就像我們成長的嬰兒時期一樣,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才能嶄露頭角。由于主板市場對上市企業設置的高門檻,這些企業的此類特性就決定了它們沒有辦法在主板市場進行融資,于是創業板市場就應勢而生。
創業板內的股票值不值得買呢?
前面我們說過,在創業板內進行融資的都是一些處于發展起步階段的企業,誰也不知道它以后發展的怎么樣。當然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途徑去預測它的發展前景,就像我們去評定一個高三學生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就可以從他的各科成績入手。同樣的,在分析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時,我們也可以通過考察它所處行業的發展情況、公司管理者的資歷、營業額的變動等等,去確定我們要不要買它的股票。
相信大家現在對創業板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想要了解更多金融知識和財經資訊,歡迎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