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評級能夠為我們篩選出很多優秀的基金,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挑選基金的重要依據,那么這些基金評級主要是由哪些機構來判定的?它們能做到客觀合理嗎?
基金評級機構有哪些?
我國有不少能進行基金評級的機構,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基金評級標準,大多數機構都是采用星級評價,星級越高表示評價越好。目前,提供中國國內基金評級數據的主要有三類,它們分別是外資評級機構、國內券商評級體系、理財機構的基金評級。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規定,目前可以從事基金評級業務的機構共有7家。
【1】基金研究機構:晨星資訊、天相投顧、濟安金信
【2】券商基金研究部門:銀河證券、招商證券、上海證券、海通證券
此外,三大官媒(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可以從事基金評獎業務,這些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在支付寶基金頁面常見,分別對應金牛獎、金基金獎和明星基金獎。
由于基金評級是對基金業績進行復雜的數學和統計運算后得到的結果,其生產過程比較隱蔽,數據處理工作量大,所以說對基金評級機構的獨立性、公正性以及數據處理水平等方面都會進行考察。
基金評級機構一般都需要具有五個基本條件:獨立性、公正性、有效的數據維護和處理能力、強大的資金實力,以及高效的信息發布和推廣渠道。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評級主要是以歷史業績為主要依據,為我們篩選了很多優秀的基金,但未來能否取得優異的成績還很難說。而且評級高的基金可能表示基金的價格已經較高,這時候再買進,有可能買在高點。
所以說,基金評級可以作為我們挑選基金的參考,但不是判斷的唯一標準,我們需要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根據市場行情,再結合我們的風險偏好以及基金管理情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