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職工、靈活就業人員還是居民都會參與社會基本保險制度,以保障自己的基本權益。對于許多在企業工作的職工而言,卻不是很清楚辭職后社保要怎么辦,尤其是辭職后暫時不工作的話社保怎么處理。
辭職后暫時不工作社保怎么辦?
如果離職后打算暫時不工作或者短時間內沒有找到下一份工作時,離職職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處理社保:
一、繼續繳納社保
離職職工繼續繳納社保有三種方式,具體如下:
【1】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保險
擁有本地戶口的人可以自行前往社保局或在當地社保局的線上服務平臺繳納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都是按年繳費,保費比較低,保障范圍沒有職工基本社保更廣。
【2】 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社保
如果只是短期內不就業的人群,更適合選擇開立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賬戶,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社保的話,需要自己負擔全部的社保費用,長期來看,保費壓力會比較大。
【3】 聯系第三方社保代繳機構進行代繳
由于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不同的代繳機構,代繳的風險性也比較高,所以如果覺得選擇第三方繳納比較方便的話,一定要仔細甄別。
二、停繳社保
離職職工也可以選擇停繳社保,但是社保斷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社保中的醫保斷繳會影響連續年限,在斷繳期間無法使用統籌賬戶內的資金報銷,只有個人醫保賬戶內的余額還可以使用。同時,醫保和養老保險斷繳也會影響到累積年限減少,當然只要職工繳納社保的年限達到了領取養老金以及享受醫保待遇的累計年限要求也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社保斷繳并不會影響參保人之后選擇繼續參保,職工辭職后即使選擇暫時不工作的話,也最好能夠繼續繳納社保費用,因為社保斷繳后對于養老、醫療、生育以及工傷等各項待遇的享受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