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那些堅持價值創造、貢獻社會的企業,才能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站到時代的最前沿。價值創造 是建立企業的基礎,是發展企業的關鍵,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價值創造指的是企業生產和供應滿足目標顧客需求的服務或產品,以及與之先關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它是任何商業實體的首要目標,通過股價上漲的形式為股東創造價值,可以保證未來有投資資本為運營提供資金。
在價值創造的物理過程中,價值是成品的使用價值。資本成本、增長率、投資資本回報率和可持續增長率,這幾項是影響財務戰略選擇的主要因素。
價值創造的三個過程:
1.物理過程,即商品的物理屬性生產過程。
2.工程流程。
商品生產的過程就是獲取利潤的過程。通常以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為基礎,以成本和利潤為目標,以企業為考察單位,均衡價格。商品生產的目標是發展壯大企業,不斷盈利。一般價值生產的工程過程通過占有、契約、命令服從等方式進行。
3.社會學過程。
在充分認識人性和社會的基礎上,正確評價價值及其來源,引導社會創造更豐富的現實價值,實現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其實質是一個哲學和價值觀問題。
從財務角度來看,當企業的資本回報率(或賺取的收入)超過其資本成本(支出)時,就可以說是創造了價值。
不過一些分析師堅持認為,傳統的組織績效評估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經濟的需要。現在企業的價值創造更多的體現在人員、創新和品牌等無形的驅動力上。股票價格已經不光是由資產或利潤決定的。價值創造的定義要更廣泛才對,主張把價值創造從傳統的財務衡量中分離出來。
企業如何評價價值創造?
評估股東價值創造標準的方法都涉及比較兩個數字:投資回報率和平均資本成本,這兩個數字經過加權,以反映債務與股權融資的比率。這里可以參考斯特恩斯圖爾特的經濟增加值(或EVA)。
它是通過企業借款和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元價值的百分比反映預期凈現金流量。管理者通常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來獲得EVA。如果回報低于資本成本,價值就被消滅了,反之如果回報超過資本成本,企業就是在創造價值。
歷史總是青睞堅定進取的人。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只有聚焦于價值創造,讓價值創造成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標準,才能迎接挑戰,戰勝困難,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