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因為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所以后人就叫它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等。那么甲骨文的發現與什么有關?藥材還是青銅器?一起來了解下吧。
甲骨文的發現與什么有關?
甲骨文的發現與藥材有關。據悉,在1899年的時候,晚清金石學家王懿榮身體抱恙,通曉醫術的他從藥店抓回來的中藥里,他發現有一味名為“龍骨”的藥材上刻畫著奇怪的符號。對古文字頗有研究的王懿榮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就是早期的文字,自此展開了對這類甲骨的大量收購,首次發現了甲骨文,并將這種文字的年代斷定為商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甲骨文的特點是什么?
1、筆畫
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堅硬的龜甲或獸骨上,所以,刻時多用直線、曲線接刻而成。其筆畫粗細也多是均勻,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數線條呈現出中間稍粗兩端略細的特征,顯得瘦勁堅實,挺拔爽利,并且富有立體感。
2、結字
甲骨文外形多以長方形為主間或少數方形,具備了對稱美或者一字多形的變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結字上還具有了方圓結合,開合輯讓的結構形式,有的字還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圖畫的痕跡。
3、章法
從章法上看,甲骨文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錯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雖有疏密變化,但全篇能行氣貫串、大小相依、左右相應、前后呼應的活潑局面。
總的來說,甲骨文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記錄了大量上古語言的早期漢字,其特點是比較自由活潑,有較大的隨意性,不像后世一些字體那樣法度謹嚴。當然中國的文字發展歷史是十分有趣的,除了甲骨文之外,還有刻符、陶符、水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等,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關于甲骨文的發現與什么有關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