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政策關乎國計民生,切實為老百姓帶來了很多實際福利。隨著社會政策、時事的變化,幾乎每年,社保的資費和保障政策都會調整,及時關注變化,切實關系我們的自身利益。最近,2021最新社保政策又有了調整,一起來看看2021社保最新政策,五大變化要注意!
過去社保卡不能跨省通辦,經常每換一個城市,就拿到一張新的社保卡。
這類情況將在今年得到改善:人社局發布通知,2021年年底前,我國將實現社保卡申領、補換、臨時掛失等跨省通辦。
目前社保卡的社保號碼、姓名等信息已經能夠實現全國通讀,大家也可以在網上申請職工養老保險跨省轉移;異地居住的退休人員也可以在網上通過刷臉的方式完成認證。
據了解,社保卡將逐步支持在網上申領和補換,逐步為參保工傷職工提供異地居住申請、異地就醫結算等服務。未來的某一天,大家將能夠通過全國統一的線上服務入口,異地申領、補換社保卡,不需要再跑回發卡地。
去年,由于疫情影響,勞動市場不景氣。人社部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階段性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用的臨時性支持政策,這項政策于2020年年底到期。
考慮到目前疫情風險依然存在,部分企業壓力可能較大,為緩解企業壓力,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的階段性減免將繼續延長,今年4月底到期后,將在延長1年。也就是說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將延長至2022年4月30日。
去年11月,國務院發布文件,明確指出要在2021年6月前制定全國統一的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政策,12月底錢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過去很多患者異地就醫不得不直接自己墊錢,再拿著各種證明材料回參保地申請報銷。如果不小心遺失材料,頗為麻煩。年內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能為大家帶來諸多方便,更讓我們離醫保異地結算甚至全國統一的一天更近一步。
國家首部醫保監管條例發布了,從5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
接下來,這項新規的出臺將切切實實地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醫療保障。
這項條例明確規定了,如果將個人醫保卡轉交給別人冒名使用來騙取醫保資金;重復享受醫保待遇;利用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來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或者其它非法收益等情況。不僅會被暫停第3個月到12個月的醫療費用結算,而且還會對騙保的金額進行2倍到5倍的罰款。這可就得不償失了。同時也對于各醫療機構、定點醫院做了規定,不得偽造醫學證明,以虛構醫藥項目等方式騙取醫療保障基金。
這里提醒大家:千萬別再傻傻借自己的醫保卡給他人使用,被發現就慘了,醫保卡外借知識,更多詳細介紹可以看這篇文章:《醫保卡新規,買藥需要帶身份證?真相來了》
根據相關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親屬可以按規定領取喪葬補助金、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3834元,所以2021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876680元,由工傷保險基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