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這被稱為保險業的新“國十條”。保險人士認為,新“國十條”里影響最大的是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終于落地。那么,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專家表示,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商業養老保險的一種,指投保人所繳納的保險費在一定比例之內,可以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將來退休后領取保險金時再補繳個人所得稅,這有別于目前個人收入納稅后才繳納保險金的做法,能降低投保人當期繳稅負擔。
當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有三大支柱。靠前支柱為***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第二支柱是企業及職工自愿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即企業年金。目前已在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運營。第三支柱是商業養老保險。目前在保險機構可***運營資金范疇內。在這三大支柱中,靠前支柱是強制性的,第二、第三支柱是企業和個人行為。
2014年1月1日起,國內已經開始實施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優惠政策。該項政策主要針對國內三大養老保險體系中的補充養老保險,覆蓋人群主要為央企員工。而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則針對商業補充養老保險。
在保險人士看來,當前年輕人短期消費行為較強,缺乏長期儲蓄養老的意識,“延稅養老”可以讓年輕人把錢遞延到未來,用作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