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見到遇到一些情節程度不同的交通事故,那么當這些事故發生后,我們靠前時間除了通知交警,之后的處理流程又是什么呢,下面將具體介紹交通事故處理流程的內容。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一)首先靠前步肯定就是到交警部門報案。少部分的交通事故案件可以適用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大多數交通事故案件的處理都依賴于公安交管部門。當一起交通事故發生以后,當事人應當盡可能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的縣級交管部門報案。如果交通事故的當事人都造成重傷或者昏迷的,經過的路人也有義務向交通管理部門報案。
(二)交警部門到達事故現場進行處理。通常情況下,只需要一名交警人員就可以現場處理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而適用交通事故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則至少要有兩名交警進行處理。對于重大,特別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件還需其他部門幫忙,比如醫療救護部門。交警趕赴現場后,首先要對現場進行處理,盡快恢復正常的交通秩序。同時對于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還要進行現場勘查。
(三)交通管理部門在調查之后將會制作一份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管理部門了解了事故的大部分情況后,結合收集到的各種證據,客觀、公正的制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分清事故當事人各方的事故責任。
(四)事故當事人受到交通管理部門對其進行的行政處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依據有關規定,對肇事責任人予以警告、罰款等或者拘留的處罰。
(五)接下來就是調解損害賠償。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在雙方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針對于損害賠償問題,交管部門就可以進行一個調解,期限是10天。
(六)若當事人不愿調解,或者在法定的一定調解期限內還沒有達成調解協議的,受害方可向法院***,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對于交通事故的相關賠償標準如下:
(一)人身損害:除了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還有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誤工的費用、護理的費用、交通的費用、住宿的費用,以及必要的營養費,這些都應該賠償。
(二)致殘賠償:殘疾賠償金以及殘疾輔助器具費、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等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被扶養人生活費,這些也都應該賠償。
(三)死亡的情況:除了應當靠前款的相關費用外,還要賠喪葬的費用、被扶養人的生活費、死亡補償費用。
(四)遭受精神損害:受害人或者近親屬請求對精神損害進行賠償的,符合法規的可以予以支持。但是對于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權,是不能轉讓給別人同時也不能繼承的。但賠償一方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賠償的,或者受害人已經向人民法院***的除外。
《民法典》靠前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了解事故的處理流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讓交通事故不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