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鷹洋幣的鑒賞及歷史
2024-11-06 17:31:22
來源:互聯網轉載或整理
墨西哥鷹洋幣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領了墨西哥,并于1535年在美洲設立了包括墨西哥與美國南部總共450萬平方公里的靠前個總督轄區,稱之為新西班牙總督區”。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墨西哥后,曾試圖使用西班牙銀幣。但是,他們很快發現,西班牙銀幣完全不能滿足這個龐大的殖民地的需求。同時,為了便于把殖民地的貴金屬運往宗主國,西班牙王室決定在殖民地設立造幣廠。1535年,根據西班牙國王卡洛斯5世(CarlosV)的旨令,新西班牙總督區在征服者首領科爾特斯宅邸附近(現墨西哥城市中心憲法廣場西側)建立了美洲靠前家造幣廠。由于當時主要鑄造銀幣,因此,開采和提煉的銀子越來越多,鑄幣業一度成為當時最有活力的產業。到16世紀中期,墨西哥的白銀使用量已占全世界耗銀總量的三分之一,大部份鑄成銀幣,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發行,用作國際貿易支付,或運回宗主國。16世紀末,墨西哥境內已經有幾十家造幣廠。在不到3個世紀里,共鑄造了20億比索的金幣與銀幣。造幣工業鞏固了新西班牙總督區的經濟,為西班牙注入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此圖為原圖】1536年,墨西哥首次鑄造、發行的銀幣命名為卡洛斯與胡安娜”,與西班牙銀幣完全同質同價,印記也相似,只是略厚一些,并在幣面上打上M”的標記。直到現在,還是墨西哥各種硬幣的統一標記。當時,盡管造幣工藝講究,但是手段落后。這一標記是用鎯頭手工打上去的。1569年,墨西哥城的造幣廠搬到現今國家宮的北側。到17世紀中葉為止,墨西哥造幣廠一直鑄造新西班牙總督區通用的銀幣。1675年,才由西班牙國王卡洛斯2世批準鑄造面值為1、2、4、8盾的金幣。18世紀初,歐洲發明了一次成型的造幣機。西班牙波旁王朝費利佩5世決定把這種先進的造幣技術引進到新西班牙總督區。墨西哥造幣廠采用先進技術后,很快造出了8、4、2、1、0.5里亞爾的金幣(當時西班牙與美洲殖民地通用的貨幣單位,約合1/4比塞塔)。由于圖案上是大力神柱子框起來的新**與舊**,另一面是西班牙國徽,因此,這套金幣被稱作科盧姆納里亞”(Columnaria),意為圓柱幣”。其質量、工藝、成色堪稱一流,是世界上最好的硬幣,被世界各國接受為支付手段。墨西哥鑄造的這些金幣,是最早的世界通貨。1821年墨西哥獨立后使用的新鑄幣,它是從1823年開始鑄造的。鷹洋大體分為兩種,1897年以前的花邊鷹洋幣和1898年以后的直邊鷹洋幣。晚清民國年間,外國銀元輸入中國者,屬墨西哥鷹洋幣最多。據清朝宣統二年(1910)度支部調查統計,當時中國所流通的外國銀元約有十一億枚,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墨西哥鷹洋幣。墨西哥鷹洋幣的成色較其他外國銀元為佳,而且多年不變,人們都樂于使用。墨西哥鷹洋幣在中國南部、中部各省流通非常廣泛,幾乎成為主幣。上海的外國銀行發行紙幣,在民國八年(1919)以前都以墨西哥鷹洋幣為兌換標準。作為世界五大***幣之首,美國的鷹洋金幣歷來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并廣受歡迎的金幣之一。這枚2009年發行的鷹洋金幣是美國為了紀念鷹洋***幣而特別發行的一枚超高技術浮雕金幣(個人理解,應該跟我們91年的1盎司加厚熊貓金幣類似,但是價格還不如ngc69加厚金貓)。采用的是1907年鷹洋幣的經典設計,重1.001盎司(31.109克),9999純金,正面是邁著大步前進的自由女神,一手拿火炬,一手拿橄欖枝,背景是太陽放射的光芒,右下方刊年份2009的羅馬數字MMIX”。背面是展翅飛翔的雄鷹,它是美國的象征(1907年的雙鷹幣上的鷹被認為是最美好的事物),鷹的上方刊國名和面額,下方為美國國家格言的英文INGODWETRUST(我們信仰上帝)”字樣。邊緣有代表50個州的50顆星,中間穿插的是美國國家格言的拉丁文EPluribusUnum(合眾為一)”這枚幣位列2010年《德國錢幣》世界錢幣評選靠前之列,該幣的圖案為1907年鷹洋幣的再現,如圖,這枚NGC評級幣的級別是高水平MS70PL!PL即:PROOFLIKE——新鑄樣幣(遠比pcgs70的初打幣珍稀)。根據美國幣商提供的數據,該幣目前在NGC評到70級的當中只有約1/10是PL,足見70PL非常稀少。
網絡調查了解:1868年--1897年鷹洋銀元幣,普品市場價150萬至300萬左右;1898年以后的鷹洋銀元好品無戳價格為400萬左右;1900年的鷹洋銀元價格為260萬至420萬左右一枚,特殊版本的鷹洋銀元,無磕碰無磨損的美品價值都在60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