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人口結構老齡化不斷加重的情況下,養老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參保養老保險來為自己今后的養老生活增添一份保障。在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當中,無論是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有不同的繳費檔次,那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買哪個檔劃算?
我國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般是按年繳費,由地區根據區域內情況制定繳費標準,一般是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目前的最高繳費標準在北京地區:每年9000元。參保人可以在地區的繳費標準當中根據自身需求和經濟條件自主選擇一個檔次進行繳費。另外,當地會對不同的繳費標準會提供對應的繳費補貼,該補貼與個人繳費金額共同存入個人養老賬戶。
以天津為例,目前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分別為:每年600元、900元、1200元、1500元、1800元、2400元、3000元、3600元、4200元、4800元,共10個檔次;對應不同繳費檔次每年分別補貼60元、70元、80元、90元、100元、120元、140元、160元、180元、200元。
判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買哪個檔次更劃算,需要綜合個人經濟狀況、養老需求、及補貼金額等多種情況綜合考慮。而這些情況需要參考的基本問題就是繳費金額與養老金的數額多少。
居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139。
天津目前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307元/月。根據天津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與對應補貼標準,不同檔次的養老金情況如下:
1.600元檔次交15年,每月養老金:307+(600+60)×15÷139=378.2元;
2.3000元檔次交15年,每月養老金:307+(3000+140)×15÷139=645.8元;
3.4800元檔次交15年,每月養老金:307+(4800+200)×15÷139=846.6元。
從上面的計算情況來看,繳費金額越高,繳費補貼越高,養老金也就更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收入穩定、經濟條件良好,并且希望未來能有更高的養老金保障,那么選擇較高的繳費檔次會比較劃算。但是,如果收入有限、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或者覺得某個繳費檔次的基本養老金已經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那么選擇中等或較低的繳費檔次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