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的時間并不長,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還進行了不少的改革,養老保險的相應待遇是參保人在退休之后才可以享受到,我國養老保險的最低繳納年限是15年,那么養老保險交多少年最好?我們將在下文為您回答。
養老保險交多少年最好?事實上,養老保險繳納的時間越長,對于參保人來說是最好的,因為我國養老保險繳納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在繳納基數一致的情況下,繳納時間越長參保人就可以在退休的時候領取到更多的養老金,在此以長沙市職工養老保險為例。
目前長沙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均工資為6575元每月,假設長沙市職工養老保險女性職員參保人趙某、孫某和李某都于今年退休,她們的月工資都為6000元,趙某繳納了15年,孫某繳納了20年,李某繳納了30年,那么在退休之后可以獲得養老金為:
趙某:
基礎養老金=(6575+6000)÷2×15×1%=943.12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6000×8%×12×15÷195=443.07元,這樣計算下來總養老金為943.125+443.07=1386.195元。
孫某:
基礎養老金=(6575+6000)÷2×20×1%=1257.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6000×8%×12×20÷195=590.76元,這樣計算下來總養老金為1257.5+590.76=1848.26元。
李某:
基礎養老金=(6575+6000)÷2×30×1%=1886.2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6000×8%×12×30÷195=886.15元,這樣計算下來總養老金為1886.25+886.15=2772.4元。
在繳納基數一致的情況下,養老保險的參保人繳納的年限越長可以獲得更多的養老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都是有建有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如果中途不幸去世,參保人的家屬或者合法繼承人都可以將個人賬戶的資金進行提取和繼承,在部分地區,養老保險的繳納時長還能夠作為該參保人落戶或者進行購房搖號等等生活事務的相應憑據,建議滿足繳納條件的居民都進行養老保險的參保,并且在滿足最低繳納年限之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繼續進行養老保險的繳納。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