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交15年后每月拿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具體如下: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
(1)基礎養老金:以當地規定為準,比如長沙市實行統一的基礎養老金標準,2022年的基礎養老金為每月238;
(2)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舉例說明:
長沙的劉先生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60周歲時已經累計繳費滿15年,若其選擇的繳費檔次為500,則對應的財政補貼為70,在不考慮個人養老保險費利息、集體補助和利息、財政補貼的利息、其他收入和利息的前提下,劉先生繳費15年后,個人賬戶儲存額為(500+70)*15=8550。
那么,劉先生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為238+8550/139=299.5。
2.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
(1)基礎養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 *繳費年限*1 %;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比如40周歲退休,計發月數為233;45周歲退休,計發月數為216;50周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95;55周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60周歲時退休,計發月數為139);
此外,部分退休人員還有過渡性養老金,比如長沙規定,2006年1月1日后退休、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退休后按月計發的基本養老金,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增加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方式為參保人員退休時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3%×建立個人賬戶前本人繳費年限(計算到月)。
舉例說明:
王先生在長沙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為4000,繳費指數為0.6,按照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保費,則若在崗平均工資為5977,那么交了15年后,王先生60歲時退休,可以領取的月基本養老金為:
【(5977+5977×繳費指數0.6)÷2×繳費年限15×1%】+【(4000×繳費比例8%×12月×15年)÷計發月數139】=717.2+414.4=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