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起,社交媒體上流傳一張微信聊天對話框截圖。談話人是姚,內容涉及“開房”“買表”等個人作風問題。截圖配有備注“徐州市財政局”。
公開資料顯示,徐州市財政局現任局長為姚。這張截圖和姚的百度百科頁面從此在網上瘋傳。
對此,16日晚,姚通過江蘇泰信律師事務所發布律師聲明,稱此事系網絡上的謠言和惡意中傷,已對其本人及家人的名譽和精神造成極大傷害。
律師表示,姚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江蘇泰信律師事務所已接受姚的委托,依法追究造謠者和惡意造謠者的法律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然而,從那以后,越來越多的人給姚打電話,發微信詢問情況。姚隨后主動向徐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和紀檢監察部門說明情況,同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王稱,經與姚本人當面比對,雖然網上截圖中“姚”的頭像與姚本人一致,但網上截圖內容為PS。同時,據姚的律師稱,他從未與女同事一起出差。
據徐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證實,姚確實已委托律師發表聲明,并已主動向紀檢監察部門說明情況。同時,姚已經報警,公安機關正在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姚于2017年被任命為徐州市財政局局長,此前擔任徐州市財政局副局長。
蠢若木雞、雞飛狗走、雞鳴狗盜、雞毛蒜皮、殺雞儆猴
1、蠢若木雞,讀音chǔn ruò mù jī,形容神貌呆笨 成語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
2、雞飛狗走,讀音jī fēi gǒu zǒu,雞亂飛,狗亂跑。形容因極端驚恐而混亂不堪。 成語出處:清 吳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兩天那種搜索的樣子,只就我們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經是鬧得雞飛狗走,鬼哭神號。”
3、雞鳴狗盜,讀音jī míng gǒu dào,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這類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當的行為。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游俠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4、雞毛蒜皮,讀音jī máo suàn pí,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成語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敵當前,同心協力還怕遲誤,誰還記著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5、殺雞儆猴,讀音shā jī jǐng hóu,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成語出處: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七章:“他們用的是殺雞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難堪。”
救姚汝能的紅衣人留下了兩條線索——安西和薩珊金幣。
安西《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天寶三年正月,這一年大將軍王宗汜鎮守安西。
王宗汜其人在劇中雖然并沒有露面,但名字可沒少被人提起,第一集,李必出場就和張小敬說王宗汜將軍是他的朋友。
李必自視甚高,能夠讓他引以為榮的人也一定是了不起的人物。
王宗汜是太子的把兄弟,常年鎮守安西,在那里有很大的勢力。
劇中讓大家討厭的王韞秀是王宗汜之女,她頂著父親的名號到處橫沖直撞,什么都不怕,再次證明,其父在朝堂上的地位。
“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派我來的人,能讓你再度光耀門楣”
姚汝能被右相當做棄子后,被打成重傷扔到了大街上,一個穿著紅衣服,腰間掛著金魚袋的人救了他,并說:“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派我的人能夠讓你再度光耀門楣”。
紅衣人都已經是有資格佩戴金魚袋的人了,那么派他來的人地位一定不會太低。要知道在唐朝,有資格佩戴金魚袋穿大紅衣服的官員,品級至少在五品以上。
究竟是誰派他來救姚汝能的呢?
首先排除圣人,因為他不會有時間去關心太子府一個小小的右衛率的死活;不會是右相,他剛剛把姚汝能趕出去,是不可能派人救他的;不會是太子,此時的太子連能否自保都尚未可知,是不可能去救一個背叛自己的人。
很多人分析說是安祿山的人救走了姚汝能,我持反對意見,因為天寶三年,安祿山的勢力還沒有滲透到京城,他也沒有能力讓一個五品以上的官員為自己跑腿。
所以,按當時的情況,有能力救姚汝能的也就只有王宗汜了。
薩珊金幣在長安并不流通從何監的口中,我們得知,薩珊金幣來自大食,西域流通貨幣,在長安并不流通,只有少數幾家地下錢莊才能兌換。
龍波給魚腸的定金是薩珊金幣,因為他們兩個都是來自西域的守捉城,薩珊金幣在那里很吃香。
救下姚汝能的人,有這種金幣,再加上和長安人不同的大胡子,說明他是從西域過來的人。
看到姚汝能不愿意和他一塊兒出城后,他給了姚汝能一枚金幣作為信物,告訴他,想通了可以拿著金幣去安西找他。
此人身份就不言自明了,他是王宗汜派來救姚汝能的。
姚汝能出現在鐘鼓樓下的原因是,他和紅衣人在等待開城門,然后一塊兒去往安西。
雖然中途遇見了鐘鼓樓上挾持圣人的徐賓,耽擱了一會兒,但最后,姚汝能還是去選擇了安西。
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歷史上姚汝能曾經在華陰縣做過縣尉一職。